目前国内石材安装于地坪、室内墙面及较小面积的立面时,多数仍以湿式施作为主要之安装方式,其主要之黏结材料仍以传统之水泥为主,同时配合以细砂为骨材。其优点为,在地坪施作时采软底的湿式施作,具有水平易于取得、施作速度相对较为迅速且施工材料经济实惠的优点。然而,它却有可能在某些状态下产生许多不良的负作用,其中最为甚者,亦是许多病变发生的问题点即来自作为黏结材的水泥与石材及砂粒料间的反应。其缘由如下,水泥原料主要取材自黏土矿物及石灰石类矿物,经混合后以高温碬烧而成活性粉体,可提供为黏结建材的用途。然而,因其内含有大量碱性物质(氧化钙、氧化钠、、、等)及小分子硅酸类水合物,当背填砂浆被大量水份侵入时,有可能发生以下的状况,进而导至水斑的发生(水斑发生之可能机制)。一、水泥内含之碱性物质被水份溶解后直接侵入石材内部造成石材内部充填含结晶水的碱盐,若该项状况发生在材质较不致密且吸水率较高的花岗石时,因其内部含活性较高之硅质材料,会与碱发生碱质与硅酸盐间的反应(花岗石属硅酸类石种),导至石材发生颜色加深的现象(即俗称之水斑),持续反应数年后,长石或石英之结晶周围,甚至可能因与碱过度反应被侵蚀而导至结晶剥